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一次揮拍

  在「單重」篇中,提到揮拍要簡潔有力、要求只有作用側肌肉收縮,拮抗肌完全放鬆。因為拮抗肌完全放鬆,所以沒有機會把手再拉回來,這意味著如此的揮拍模式有點「一次性揮拍」的感覺。一旦開始就揮到完成,中途沒有猶豫或者反悔的餘地。

  因為收縮單側肌肉,所以在揮拍軌跡上有「一次性」揮拍的特性。肌肉收縮時機也有類似的「一次性」的感覺。揮拍要加速度,不要勻速,如果揮拍全程肌肉都用力,揮拍就會變成勻速。勻速揮拍會造成擊球時球與球板一碰就走,如此力量將無法作用在球上,會造成控球困難與球質低的現象。所以比較理想的方式是觸球前肌肉放鬆,在快要接觸到球的時候,一瞬間肌肉收縮,力量瞬間爆發,產生出大的加速度,提升球板與球的契合,增加力量傳遞到球上的效率。

  不只手臂肌肉如此,全身肌肉也都符合這樣的規律。揮拍的過程中,只有當動力鍊順暢地節節向上傳遞,傳遞一氣呵成,才能爆發出最大能量。過程中萬一有猶豫脫節,或停頓,那力量就容易經由這個段落消散在空氣中了,一個頓點損失的效率就十分可觀。揮拍過程中,身體一個部位只有一次發力的機會,發力時間點不對,猶豫、停頓,即使之後再第二次發力,都會造成動力鍊的中斷,大大減低力量。發力也只有一瞬間的時間,如果發力時間過長,將會造成動作拖沓,也會影響傳遞的效率。所以可以簡單地說:在一次揮拍中,一個部位只有一次發力的機會,發力也只有一瞬間的時間。

  為了要保證能量的輸出,我們要採用動力鍊一氣呵成的揮拍模式。一旦開始,就揮到完成,心態上不要有猶豫或者反悔,動作上不要有脫節或停頓。因此一次的擊球,可以說,在引拍之後,開始揮動的那一瞬間,這一次的揮拍,打不打到球,以及打出的效果......等,基本上就都已經被決定了,真正決定擊球的不是開始揮拍之後的調整,而是擊球前,對球來的方向、速度的判斷,以及從平常練習中累積出對自己揮拍的理解(空間如揮拍軌跡、時間如揮拍速度等)。

  採用單側肌肉收縮,揮拍一次揮完,且肌肉在一瞬間內收縮發力,的揮拍方式,會使得擊球,對於來球的旋轉、速度、落點判斷要求要更準確,對於自身位置、姿勢的掌握也需要更高。準確性來自於對來球的判斷與對自身肢體的控制,判斷除了經驗,也來自於盯球與記憶,看對方的觸球動作,還有記下這樣的動作產生的球性質。對自己肢體的控制除了揮拍,還有引拍,要把球拍放到擊球的起點,想怎麼打球先那麼引拍。所以在練習中,就要反覆練習對於來球的判斷,之後依照想要揮拍的方式,例如:想如何的打摩比例?想要高的還是低的出球角度?發力向前還是往上?然後去實行。並且透過修正與記憶,透過一次次的揮擊與修正去優化擊球的程序。

  小結一次性揮拍:既然開始,就一次揮完。在軌跡也在瞬間發力。在觀念上,要認知到真正影響擊球的,不是開始揮動之後的調整,而是擊球前,對球來的判斷,以及對自己揮拍的理解。在心態上要自信一點,沒有揮到就算了,重點是知道如何修正,並在下一球立即修正。自信來自實力,實力來自苦練,練球時累積的經驗、判斷都會成為自身的球技實力,這也正是應用時的底氣。練的紮實自然勇者無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