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力鍊節節貫串」文末,提到利用兩個部位間的肌肉施力,將上一個部位減速,下一個部位加速,把動力一路傳遞。這種發力模式與以往常見的方力模式可能是稍有不同的。
常見的發力中,肌肉收縮,肌肉兩端往中央收縮,所以肌肉兩端的運動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如果把近身體端固定,那麼就可以利用肌肉收縮的力量,發力把遠端快速移動,這種感覺有點像撬釘子,頂住一個支點(固定近端)然後施力。但是如果是節節貫串篇中的發力方式,利用兩個部位間的肌肉施力,將上一個部位減速,下一個部位加速,那麼過程中肌肉兩端都是移動中,而且過程中肌肉兩端是向著同樣的方向運動,所以並不會有頂住支點的感覺,會比較像兩架戰鬥機在空中加油,在同向飛行的過程中把能量灌注到下一段肢體。
這種發力模式,身體的各個部位會串成一體,因為缺少中間頂住的點,所以力量傳遞更有效率,全身上下像是變成一塊完整的肌肉,像條鞭子,一掀起動能就可以暢通地傳導到末端。這樣的發力模式中,最大的動力來源應該會來自一,腳接地借地之力,腳掌向地面發力,地面的反作用力;還有二,重力,重心的轉換經過重力的演繹,產生身體的動能。目標是全身貫串沒有卡點,在平日練習的擊球中反覆檢視,一但發現卡點就立刻進行修正,反覆修正,上下越貫串時,全身就會自然顯得協調而且順暢。
動力鍊,除了按照順序之外,由於關節有運動角度的限制,關節運動方向也是重要因素。舉例來說,正手擊球與反手擊球的動力鍊,就一定會有所不同。不可能要求右撇子在左邊可以用一模一樣的動力鍊模式(方向、角度)去擊球,這樣叫做「左手」不是叫做反手。反手受身體與關節角度的限制較多,所以動力鍊以收腹展腹為主,且動作範圍比較小;由於手臂手肘關節方向的限制,反手擊球時,如同郭雲鵬教練在教學視頻中的展示,大臂小臂手腕的軌跡會幾乎是三個完全不同的平面;李曉東教練也說過,反手因為手臂結構,向前揮會受結構限制最後變成向上,無法有效地打球;反手揮擊時要向右發力,才能讓力量貫串傳遞,最後由從板頭竄出擊打到球上。所以反手擊球的動作外型,與正手擊球時大小臂及手腕三者在相同平面相比,反手的外型看來好像比較不連貫,但是外型並不重要,重要的還是內在動力鍊的貫通。
揚大臂異見。在前一篇中提到「動不代表有發力」,而相對的,發力也不代表有揮動。這裡我想提出一項跟坊間教球比較不一樣的說法,一般教正手拉球,會說大臂不要動,要收小臂。但是這樣的說法,如果理解成大臂不發力,那麼我個人覺得將會造成動力鍊不順暢。就我個人對於這個部分的理解,我覺得動作的順序應該是腰轉肩膀往前送,大臂揚起,然後收肘關節,能量灌進小臂;並且因為小臂的質量比較小,所以大臂揚起到灌進小臂之間的時間非常短,所以在這段時間內大臂移動的距離會很小,外型看起來沒有揮動,但在一次擊球的過程中,有確確實實的承接到能量,並再發力把承接到的能量又灌進小臂。所以我認為擊球過程中有一個位移很小,或接近沒有位移的「揚大臂」的動作(又因為根本沒有做出動作,所以我覺得說成意思好了,有一個揚大臂的意思),大臂沒有揮動,但是有發力。但是如果太晚收肘關節來將能量灌進小臂,將會使大臂移動的時間太長,使大臂揚起太多,造成力量發散甚至使肩關節受傷。我覺得揚大臂只是一個意思,不是一個動作。有發力但是幾乎沒有位移。
如何有效用上接地之力,我們又要用上單重的概念了。肌肉的使用,要直接的符合目標,在擊球間基本站姿時,肌肉就是要站著(微蹲姿),那支撐重量的肌肉用力。如果拮抗肌用力,會把身體架在半空中,就會造成人有種騰空使不上力的感覺。要放鬆下三關節,讓重量放到腳板上,這樣地板給的反作用力才能順著腳板腿傳到身上。腿又大隻,平常又比較不常做靈活的動作,所以一開始可能需要多一點時間練習,可以微微蹲稍微上下彈震晃動,去感受地板的反作用力。
練習時就是不要在意動作,要知道,擊球姿勢只是你思想的付型,動作其實是為動力鍊服務。注意力先放在動力鍊,讓身體自然配合產生動作;擊球出現問題時也是先想如何優化動力鍊傳導,再考慮修正動作。先用多球,固定落點,從簡單到難,從有序到無序,這樣才能科學地提升基本功。練習時先講求動力鍊做順,能順暢動力鍊擊球之後要讓擊球的發力集中,能量在擊到球過程一段很短的線段中爆發,最後才提升發力的大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