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要去打球就會需要做出動作、姿勢。而姿勢,事實上只是枝葉;主幹是動力鍊的傳導。清楚主次關係是重要的,先顧主幹再求枝葉。甚至可以說主幹穩固了,枝葉自然會茂盛,正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換句話說,擊球姿勢是為動力鍊服務的。
動力鍊簡單來說,就是全身部位,包含關節、肌肉、肌腱等,用適當的連動方式,協調貫串,將動力傳導到板頭。一位網球教練刀神對於動力鍊提出以下大原則:
1要依照順序:肢體的傳導必須按照順序;傳導的先後不能到過來,也不能跳過中間的部位。例如要從腳傳到手,就必須從腳->小腿->膝蓋->大腿->髖關節->腰 -> 軀幹 -> 肩 -> 大臂 -> 肘 -> 前臂 -> 腕 -> 手 ......如果其中任何一部份沒有加入,力量會就此流失。
2時機要正確:傳遞的過程,不能中斷,不能暫停再開始,要一氣呵成。因為如果動作到某個關節停止,力量就消失了;力量一但消失,就算再啟動也只剩接下來後段的力量了。
不過,要讓力量最有效率的傳遞, 每一段之間有個適當的時間差。也就是說,前一段發力動了,下一段還沒發力動;下一段要開始發力動時,前一段已經減速或接近停止,這樣力量才能大部份傳遞到下一段去。這個時間差,有時只有數十分之一秒或百分之一秒,拿捏非常重要。
了解動力鍊之後,就要使用動力鍊來擊球。首先,乒乓球最理想的擊球方式,就是從腳發力,一路傳到拍頭,一路匯聚各部位的勁道,如河川沿途匯流,最後產生奔騰之勢。所以一次理想的發力中,依序發力的部位是:腳->小腿->膝蓋->大腿->髖關節->腰 -> 軀幹 -> 肩 -> 大臂 -> 肘 -> 前臂 -> 腕 -> 手。並且當下一段要開始發力動時,前一段已經減速或接近停止。
人體是一個天然平衡系統,所以只要有一個地方動,身體的其他地方也會同時跟著動,這是平衡感與協調性。那麼這個「同時動」與前面所說的「依序發力」會不會有矛盾呢?其實並不會,依序發力是指按照順序發力,為達成平衡與系統而同時在動的肢體,只是被動、或只是平衡效果,並沒有主動發力。所以說一個地方動,全身就要順著平衡感與協調性地跟著動,這樣才更流暢、有效率,但動不代表有發力,發力是依照動力鍊的順序來進行。
「下一段要開始發力動時,前一段已經減速或接近停止。」這句話很有意思,有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上一段減速的的力量來源是什麼?以腰為例。腰上有兩組肌肉,一組施力方向是與擊球方向順向,一組是逆向;揮拍時腰朝揮拍方向扭轉,這時順向組施力會使腰加速,逆向組施力會造成減速,所以逆向組肌肉可能是候選人之一。還有另一組候選人,是位在腰與下一個部位(肩與臂)之間,腰與下一個部位中間有肌肉相連,若是這肌肉把肩與臂加速,這個作用力的反作用力會作用在腰上,造成減速,所以也是候選人之一。但是回頭仔細想想,若使用腰部逆向組的肌肉施力來減速,那乾脆一開始順向組的肌肉不要出那麼大力就好,而且用逆向組的肌肉減速對於下一節肢體的力道並沒有幫助。反之,若是使用與下一節肢體連接的肌肉施力,如此腰減少的動能幾乎都轉移到下一段肢體了,這也正是動力鍊的目的!所以我認為上一段減速的的力量來源應該是與下一段肢體連結的肌肉。
還有一個重點就是時機的掌握,一個部位與下一個部會的發力,如果中間時間差隔太久,造成下一節與上一節脫節,或甚至造成中間暫停,這都將大大降低動力的傳遞效率。最理想的發力模式是:動力鍊節節貫串,一氣呵成。用一句有點弔詭的句子來形容,就是:「同時將各部位的發力依序完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