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4日 星期日

基本功

  認識一些擊球原理之後就會對擊球有一個想像,然後就要透過基本功將心中的想像實現。基本功就是將心意賦型的橋梁。每一個人對球的想像,配合自身的身體結構,都不一樣,所以都有各自適合自己的架式,所以基本功不用拘泥於外型,更多的是講求心神的領悟。

  桌球基本功,顧名思義就是打球的基礎,包含基本等球姿勢、判斷、步法、引拍、擊球還原、銜接、調整...... 等等,發力只是其中擊球項中的一小項,但是很多人卻過度強調。跳脫鑽牛角的誤區,從一個比較完整的視角去理解,比較容易了解乒乓運動進行的原則,也比較容易感受乒乓的樂趣,也比較容易獲得在乒乓造詣上進步。其中這每一項基本功,都關係重大,就像地基蓋的越穩的房子未來發展時也會比較好,所以這每一項其實都影響著未來技術的發展,至關重要。

  基本等球姿勢:基本等球姿勢是擊球之間銜接著結束與開始的站姿。基本姿勢貫串每次擊球之間,跟啟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啟動又影響擊球,基本上基本等球姿勢對全部環節影響重大。人在移動跟揮拍時靠的是地板給的力,所以站穩了才有機會發力,力量傳上來了才有機會作用在球上。一個基本等球姿勢,應該要求能「穩定」:當人快要跌倒的時候,身體會自然反射動作想要把身體扶正,所以如果站不穩,身體就會出力抵銷自己的力量,既費力也影響到擊球效率。「靈活」:基本等球姿勢銜接啟動打球,如果不靈活就會造成反應慢,錯失戰機。「平衡」:太過向某一邊傾斜除了會限制關節向特定方向的空間;也將造成局部肌肉緊繃,影響肌肉靈敏;目標能達到「穩定」「靈活」「平衡」,以下稍微寫一點比較特別的:前腳掌內側著地腳才不會跌倒;兩腳之間的距離比膝蓋之間距離寬,膝蓋間距離又比髖關節距離稍大或等寬,以使力量順暢傳遞;尾椎微微向前靠增加髖關節的靈活度;腰腹肌微微收起,成為力量傳遞的樞紐;肩膀自然放鬆以利將力量傳遞到手上;下顎內收保持平衡,全身放鬆,只保持適當張力讓身體不會晃或垮掉。

  判斷:判斷是成為高手的必備條件,不可能用一種姿勢打所有球,所以要對來球進行判斷,然後用適合的方式回擊。包含「對於球軌跡的預測」,與「對來球速度與旋轉的掌握」。對於球軌跡的預測,判斷準了才能找到恰當的位置與揮拍時機,並提早到位;對來球速度與旋轉的掌握越多,回擊才更有把握。還要觀察對方打球習性與各自的優劣勢技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判斷與盯球是相依偎的關係,盯球好看見對方球拍觸球瞬間有助於對來球的判斷,判斷出來球球性,讓大腦可以綜合過往經驗,讓眼睛與身體快速反應,更好的盯球與跟球。判斷球有一個小秘訣,當對方擊球時,球拍會對球施予一個力,所以球會有一個「抖動」的感覺,盯緊球抖動的瞬間,是有助判斷的一個好方法。

  步法:乒乓流傳著一句諺語說,打乒乓比的三分是手法,七分是步法。步法迅速者容易佔得擊球先機,步法靈活者照顧範圍大,步法到位者擊球品質高。除了手法的訓練,一定也要在步法上有所鍛鍊。鍛鍊步法的中心思想就是:步法是為了移位所服務的,快速、穩定且準確的就是好步法,不必拘泥哪一步先踏的問題,徐旋教練說步法是跑出來的,就是這個意思。鍛鍊步法時,可以從已知點到不定點,注意步隨身換,隨時重心轉移,並結合引拍。跑腳步除了快速與範圍大,更重要的是準確,要根據來球落點方向,跑到打球的位置,練習時可以想像腳下的步法對應球桌,球在左邊腳就踏向左邊,球在右邊腳就踏向右邊,注意力不用放在腳蹬阿跳的,關照身體要到的方向,腳步通常能更自然靈活反應。

  引拍:引拍是一門大學問,一個好的引拍是快速啟動的基礎,是發力的前提。先談引拍的動力來源,如果用手引拍,容易造成引拍後手部肌肉僵硬,造成與身體脫節;如果用重心、轉腰去引拍,那就比較不會有這些問題。所以用重心,轉腰去引拍還是比較理想的動力來源。引拍就是把關節朝揮拍方向的反方向打開,製造揮拍加速時所需的空間,就像出拳前要先把拳往後拉,才有距離可以加速。如果關節活動的範圍分成一百份,平衡點定義為0,揮擊方向定義為正+50~0,反向活動也0~-50,那麼一般引拍就會引到-20,製造加速的空間,並在揮擊時揮到+30左右(過多了就僵了)。所以,對於引拍動作的描述,正著說是:揮拍需要怎麼動,就反向打開;反過來說,揮拍不會用到的關節、或移動的方向,引拍時就不會動到那個關節、或沿著那個方向動,以減少不必要的僵硬與晃動。引拍的大小與揮拍相關,要發大力就引拍大點;要速度快就引拍小點;反之亦然。但引拍大小也不是無限越大越好,最佳大約就是肌肉最長長度2/3左右,因為據統計當肌肉最長長度2/3時是肌肉爆發力最大的時候。簡單來說就是:想怎麼打球就那麼引拍。

  擊球還原:很多人都很喜歡研究發力,但是發力也只是擊球的一環,單就力量方面,除了發力還有減力哩,所以過分著重發力的,我覺得是稍微鑽牛角了。光我想到的,擊球就包含a力量、b變化、c落點、d旋轉、e弧線......等。
 a力量:發力的重點在流暢與集中爆發,力量傳遞流暢,發力集中爆發,想不爆都難,但是力量不只發大力,打球需要有不同的力量,對於對方進攻的球,應該發力小,以借力為主,控制為主;對方中性球使用中等力,以銜接為主;出機會時大發力,爭取得分,不同戰機用不同力道應對才更合理。甚至同種來球,也要能用不同力道,例如對方高球防守時,用不同力道攻擊,造成速度的差異增加對手防守難度,或甚至突然吸一板短調動對手前後重心。讓力量的使用更為合理,也能提高命中率。

 b變化:單一的球顯得容易適應,在擊球中加上變化更能給對手壓力。類似的動作,打出不同路線的變換,或在擊球瞬間利用手上感覺,調整打磨比以改變球的性質。也可以做節奏變化,例如在下降期拉一顆加轉,在上升期拉一顆前衝,這兩著的時間就會有差異。有些人不敢把力道放輕、打慢,因為怕球質不高不能得分,但其實有輕才有重;有慢才有快。因為有慢球,所以快的球才顯得更快。因為有慢的球,造成速度差,快的球才更容易得分;而當快的球出現,慢的球也顯得更慢,若對方對不上點,慢的球也很有殺傷力。套一個冷笑話的專家說的:前面說的這些,都只是在鋪梗。類似的概念,我打的慢球是為了快球鋪梗,我打的快球是為了慢球鋪梗。練習時不要把球練死了,越練越單調,在練習中就要有意識地去變化。

 c落點:在高手對決間,落點往往是一個重要因素,一個球擊時有球質,但落點不好,例如在對手手邊,那都還算好處理。利用落點調動對手,克制對手回擊球質以爭取主動,甚至造成對手失誤。直觀就球桌兩大角,離對手最遠,移動距離最長調動效果最好。而另外還有追身位,利用對手站位與身體去擠壓對手自己回擊的動作空間,增加回擊困難也是好方法,將球往對方球拍與身體之間的腰間擠,效果是非常好的,尤其對陣橫拍選手這個路線是必須精通的。另外,乒乓球有球檯,利用球檯的阻擋造成對手回擊空間受限,阻礙對手的回擊,這就是小三角的落點,將落點控制在小三角也是一項抑制對方的手段!

 d旋轉:乒乓球的特色除了快,就是旋轉。帶有旋轉的球在空氣中會劃開空氣,極速可以比不帶旋轉的球快。球的旋轉在空氣中會產生弧線,上旋的弧線較彎曲,可以增加進球率、側旋球向兩邊拐的弧線可以增加調動對手的距離、下旋球的弧線較平可以製造對手提拉上手的難度。旋轉可以讓球在球桌上的彈跳更多變,加速減速變高變低向側跳,同樣也增加對手回擊的難度。旋轉的隱蔽性也比球速還高,對方判斷的難度較高,有種功夫小說「暗勁」的感覺,可能對方一接噴的老高,又或一碰像被石頭打到,球帶有強烈的旋轉可以產生更高球質壓迫對手。擊球過成中要把球咬進海綿理,咬進球拍裡,這樣產生的彈力配合身體的力量,能製造出強旋轉,也能更好地操縱旋轉。

 e弧線:瑞典選手阿陪爾格說:「打乒乓球就是對弧線的理解。」一代球王鄧亞萍在擊球時心裡想的就是球的弧線,連打高球也是。球在空氣中飛,受到地心引力空氣摩擦力的影響,會產生弧線的軌跡,低的球製造稍高的弧線確保過網,或利用低平的弧線增加對手回擊難度,或用向側拐的弧線增加調動對手的距離,或用較深的弧線擠壓對手軀體。往上衝的弧線,往下掉的弧線,往前竄的弧線,往下壓的弧線,都是弧線。所以每次擊球時,心中要有弧線!如何控制弧線,我目前所知道的,「摩擦」「重心」「旋轉」都會影響弧線,摩擦,向上摩擦,弧線拱;向前摩擦,弧線平。重心比球低可以把弧線拉拱,重心比球高,比較容易把弧線壓住。旋轉,上旋球弧線彎,下旋球弧線平。弧線還會影響到對手的回擊,彎拱的弧線二跳之後,高點期時間短,所以如果起下旋時拉一個加轉,若高度又不會過高,對方如果錯過最高點,球很容易往下掉,這會造成對手回擊的困難。往上的弧線頂對方身體,壓迫他的空間。往前竄的弧線反彈之後高點期距離長但是時間短,壓縮對方反應時間。往下壓的弧線一般是對付對方擊球較高,讓弧線下壓,使對方擊球時球較低,增加過網難度。合理的弧線讓擊球更有效果,而合理的弧線需要判斷與技術的支撐。

 f還原:更重要的是,我在一開始標題寫的,擊球還原,的「還原」。揮拍沒做好頂多球沒有力,但是如果沒有還原,下一球連球都碰不到。所以我覺得還原是比揮拍還要重要的環節。還原應該是接著揮拍的,有別於市面上「引拍-揮拍-還原」節奏的說法,我比較喜歡說「判斷-引拍-揮拍還原」。如果揮拍的動作還沒結束,就用力把手拉回來,那可能使手僵硬,而且拉回來需要的時間可能更慢;不如當揮拍的力量到的盡頭自然停住,用對側蹬回,順著重心的回復將姿勢還原,自然而然速度又快。

  銜接:乒乓球不是只打一球,而是數個來回,打完一拍還要準備下一拍,上一拍與下一拍環環相扣,所以銜接就是重要的基本功。由於比賽的雙方都在互相牽制調動對方,所以來球幾乎都在不同的落點,同側球的銜接,正反手的銜接,需要握拍版型的交換,與重心的準備。擺短之後對方劈長,或對方挑起來,那就面離短球長球的銜接,步法的到位是重點,馬凱旋教練提供了一個小秘訣:接短球時採取兩步上腳可以增加重心轉換的流暢性。而面對一個出台下旋,如果你把它拉起來,那麼下一球回球,除非遇上削球手,不然應該是一個上旋球,這是上下旋的銜接,重點是引拍與節奏,拉下旋球,引拍位置較低;打上旋球時,引拍高於桌面,而且出手節奏明顯要快於拉下旋。

  調整:莊則棟教練說打球時腦子一定要靈活,隨時保持判斷、執行、評估、修正。如果有球打不進就要馬上調整:掛網(或出界)嗎?拍面與發力該如何修正?然後再遇到類似的球,判斷出來,就立刻執行修正過的擊球,評估執行效果。更重要的是,優秀的運動員,即使打進了還是會繼續調整,弧線能不能更低一點?落點能不能再準一點?變與應變的調整,控制與反控制,往往就是決定比賽勝負的最重要因素。在練習中也不能馬虎,球打出去之後評估效果,下一球就進行調整。

  桌球的基本功就是球員對球理解的形象化。對於乒乓有什麼想法就會產生怎樣的基本功。基本上「感覺、想法」是比較重要的,所有的「姿勢」或「動作」都是因應之而生,如果過分著眼在姿勢、動作,那可能反而壓抑了想法的形成。順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跟自己的身體對話,才能發展出真正屬於自己的基本功、真正屬於自己的乒乓風格!

  基本功像是一項一項的素材,要做一項作品需要各種素材良好的搭配使用。搭配也是一個重點,素材好,搭配也要搭得好效果才會好,同樣的,打球需也要各項基本功的綜合運用。練習基本功會不會進步,這就像當只有一項素材變好,對於作品整體呈現的效果不一定能產生差異;練習基本功時,練習了一項技術,不會短時間內就看到自己的實力變強多少。但是如果透過累積,一日有一日之功;打球的進步不是連續性的,而是能階式的,許久累積才會進步一點,然後一段時間的持平,又經過許久累積,再進步一點。即使短時間看不到進步,也不要害怕,更不要放棄,思考這樣的練習是不是你所認為對的,對的要繼續練習,錯的要改,然後繼續練習。這是信念與堅持,這是意志。穩穩且堅定地走,最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