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觀察到一個有意思的事情:一些感覺比較好打的球拍,設計上都是面材跟握柄使用一樣的木材。
於是我推論這樣設計背後的意義,是要讓手上觸感可以比較直接地感覺到面材軟硬,如此可以對於觸球有更敏銳的感覺,進一步對球的進出有更好的掌握,提升手抓握球的感覺。
如果一場乒乓球比賽,兩人原本的實力相近,一邊採取用球拍打球,一邊採取用手抓起來再丟出去,我想用手抓球的可能獲勝機率會比較大。所以當我在選擇球拍時,越接近用手抓球的感覺越讚。
於是,我們可以觀察手有什麼特色,作為尋找好拍子的方向。第一,手的感覺敏銳。手上有神經受器分布,所以有直接的觸覺壓覺等神經感覺,不論是觸球時的回饋,動作的執行都是十分靈敏。第二,手是柔軟的,在接觸到球時,手有良好的緩衝效果,球不會馬上彈開,類似將球抓住的效果,增加對球的控制。第三,手是能良好持球的,手把球抓住之後丟出,因為球可以穩穩地握在手上,所以在丟出時,我們可以配合上非常完整的重心轉移及轉體,力量的傳遞也較完整的傳到球上。第四,用手丟球可以用更類似的動作丟不同路線,因為手可以較精細的控制放開球的位置,所以用類似的投球動作,只要放球點不一樣,出球的路線可能就可以橫跨球桌兩大角落,增加對手判斷的難度。
以上特徵,再精簡大約就是:一、感覺,二、持球。敏銳的感覺造就良好的回饋,讓精細操作變成可能。良好的持球特性能提高自身對球的控制力,並且提升力量作用於球的效率。
回到球拍,如果球拍想要有以上的感覺跟持球,特色上,應該要在擊球時有清晰的震動特性,震動最好是既線性又具特異性,還有專一性,例如:不同大小的力擊球,產生對應大小的震動,撞擊跟摩擦的差異可以傳達到手上,兩次相同(相似)的擊球之間穩定地產生相同(相似)的震動。要有足夠的持球時間,因為人類的腦處理是需要反應時間,所以擊球時需要足夠的持球時間讓神經系統回饋、反應,所以這類球拍通常不會太硬,目標就是產生把球抓住的感覺。
一些朋友球拍越換越硬,以追求增加反彈力。我則是越挑越軟的球拍,主要是為了追求抓握感,增加對球的感覺、控制以及操作性。
持球感一直是我選擇器材最優先的考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