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5日 星期三

心態與發揮

  在「爆發力=力量x速度」篇中提及,一般最大爆發力,是肌肉適當放鬆,肌肉長度大約在最長長度的2/3時,大約八分的力道,剩下的力量盡量轉換成速度。有些人練習的時候,可以順利的掌握爆發力,打出高品質的球;但是比賽時卻打不出球質,即使很用力還是打不出球質;即使將全身的力都使上,像頭老牛般拼命用力,球質還是不如預期。



  為什麼即使用了很大力,球質還是不如預期?原因很簡單:爆發力同時需要力量跟速度,用了很大的力氣,肌肉發僵,沒了速度,自然沒有爆發力。甚至可以說越用力效果越差。提醒自己:想發力,先放鬆。

  還有一點,比賽時雙方都在嘗試控制對方,自然會想辦法增加對方回擊的難度。打不出球質有可能是沒有跟上球的變化,這時應該要加強判斷的準確性,確實步法的到位,從上游解決問題;不是被對方的球給逼到了,被迫在困難的情況下回擊,造成擊球沒球質,打不出球質又拼命加力想要挽救。

  有些人即使知道「想發力,先放鬆」,但在場上就是會緊張;肌肉就不自覺緊繃使力;或怕沒球質怕打不死對手,於是越發越大力,造成肌肉緊繃。這樣就比較屬於心理層面的問題。也就是心態影響發揮。有這樣問題的人需要更有點自信;「我這樣打就是我最有效的擊球方式了,更用力不會更好了。」而這樣的自信來自於苦練,就是在平時幾千次、幾萬次的揮拍中,找出了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所以才敢大聲說這是我最有效的擊球方式。有如此認知,應該就比較不會想拼命加力了。而緊張的問題,除了一般賽場上自我減壓的手段,還可以想想對乒乓的喜歡,不關乎比分。單純地,在每一次擊球中享受乒乓之樂;超越比分之外就不易受到比分影響了。

  「你喜歡乒乓球嗎?」回想起第一次拿起球拍的時候;第一次成功地把球打進,當時的心情是多麼得開心;決定要去打乒乓球的時候,喜歡的是乒乓球本身呀。放下所有牽掛回歸初心,懷著感恩揮拍,感受每一次球與球拍的觸擊。
  你喜歡打乒乓球嗎?是的,我喜歡。所以我珍惜每一次的擊球,並享受乒乓球的純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